实验室里的白色结晶粉末,悄然改写了美白市场的竞争规则。
曾在医药领域默默奉献数十年的传明酸,如今在护肤界迎来事业“第二春”。根据美丽修行大数据平台统计,2025年一季度,传明酸跻身美妆成分TOP10榜单,而在去年同期,其排名仅为15。
截至2025年5月,名称含有“传明酸”字样的产品共计超3000个,同比增长超100%。
这一从医用止血领域跨界皮肤赛道的成分,正以全新姿态逆袭美白市场,成为宝洁、资生堂等巨头争相布局的新宠。
传明酸,学名氨甲环酸,是一种人工合成的氨基酸类抗纤溶药。
从化学角度看,它是一种白色结晶性粉末,几乎无味,极易溶于水。
传明酸最初作为止血药被发现和应用,在医药领域主要用于纤维蛋白溶解亢进所致的各种出血。
它在全球医药领域被视为不可替代的止血药,对治疗扁桃体发炎、肺结核咳血、痤疮、黄褐斑等均有一定疗效。
传明酸的职业生涯转型堪称经典。
早期医药阶段:传明酸在医药领域确立了其止血专家的地位。它通过竞争性抑制纤维蛋白的赖氨酸与纤溶酶结合,从而抑制纤维蛋白凝块的裂解,产生止血作用。
临床中,它被广泛用于各种出血情况的处理。
首次跨界尝试:早期资生堂旗下品牌大量使用传明酸,使其美白效用得以被宣传。然而,随着资生堂专利到期后逐步弃用,传明酸被大量平價品牌使用,一度被市场贴上“廉价”的标签。
重新崛起:近年来,随着对传明酸研究的不断深入,其在护肤领域的多种功效逐渐得到证实。
2023年,宝洁在《欧洲皮肤性病学杂志》 上发表了关于传明酸在美白方面作用机制的新研究,为这一成分的回归提供了科学背书。
传明酸在美白领域的专业能力全面而独特,其主要作用机制包括:
与其他美白成分相比,传明酸的优势在于其高稳定性、低刺激性和全面的美白通路。
它不仅仅是从表面抑制黑色素,更是从源头把控黑色素母体的活跃度。
宝洁的研究发现,传明酸与黑色素母体即黑色素细胞的活跃度有关。传明酸的作用相当于稳住黑色素母体,不让其过于活跃,从而从源头上抑制黑色素的生成和转运。
传明酸在市场端的表现可圈可点。据欧睿国际发布的《2024中国传明酸护肤品行业发展报告》,2023年,国内传明酸护肤品市场规模达到约10亿元人民币。
轻医美渗透率的提升和消费者对美白成分的关注是市场增长的主要动力。
从产品形态来看,传明酸带来了多样化创新:
众多品牌的参与助推了传明酸的再次崛起。无论是跨国品牌还是国内品牌,都开始将传明酸加入自身产品序列之中。
珀莱雅推出的恒光净透精华液使用传明酸辅以其他成分,通过泛素蛋白酶体系统源头降解酪氨酸酶。
尽管传明酸市场表现出色,但要成为下一个“烟酰胺”,仍面临挑战与机遇。
技术突破:传明酸的透皮性差是其发挥效用的难题之一。已经有厂商开始研究微针+传明酸的疗法,相较于传明酸外用的浅尝辄止,微针能有效打通传明酸直达真皮的通路。
随着类似聚乳酸这样的人工合成可降解材料应用于微针制造,今后传明酸的透皮应用会更加安全和高效。
市场机遇:传明酸作为新兴热门成分,尚处于市场开拓阶段。消费者的概念普及与认知深化才刚开始,其功效潜力尚未被充分挖掘。
这使得品牌拥有丰富的创新空间与营销机会,若能提早布局便有机会抢占先机。
未来趋势:高效利用、品类多样化和全年龄段护理将是传明酸市场发展的重要趋势。
传明酸护肤品将通过提升渗透率、增加传明酸浓度等方式,进一步提高透皮吸收率,实现更好的祛斑效果。
从医药箱到化妆台,传明酸走过的路程像极了一场精心规划的职业转型。
它在全球医药领域仍是不可替代的止血药,同时在护肤市场夺得一席之地——2023年国内传明酸护肤品市场规模已达约10亿元。
技术的突破终将解决传明酸透皮吸收的难题,微针等新技术的应用预示着这场变革只是开始。